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代码酷
搜索
搜索
中文(中国大陆)
外观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
讨论
编辑“︁
事务隔离级别
”︁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外观
移至侧栏
隐藏
您的更改会在有权核准的用户核准后向读者展示。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账号
,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 事务隔离级别 = 事务隔离级别(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s)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于控制事务并发执行时相互影响程度的重要机制。它定义了多个事务同时访问和修改数据时,系统如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理解隔离级别对于设计高性能、可靠的数据库应用至关重要。 == 基本概念 == 在数据库系统中,事务(Transaction)是指作为单个逻辑工作单元执行的一系列操作。事务具有ACID特性: * '''原子性'''(Atomicity):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执行 * '''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执行前后,数据库从一个一致状态变为另一个一致状态 * '''隔离性'''(Isolation):并发事务的执行互不干扰 * '''持久性'''(Durability):事务一旦提交,其结果永久保存 '''隔离级别'''专门解决隔离性方面的问题,它决定了: * 一个事务能看到其他事务的哪些修改 * 并发事务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 标准隔离级别 == SQL标准定义了4种隔离级别,按照隔离强度从低到高排列: === 1.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 === 最低的隔离级别,允许事务读取其他事务尚未提交的修改("脏读")。 '''特点''': * 可能发生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 性能最高,但数据一致性最差 === 2. 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 === 只允许读取已提交的数据,解决了脏读问题。 '''特点''': * 防止脏读 * 仍可能发生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 大多数数据库的默认级别(如Oracle、PostgreSQL) === 3.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 === 确保在同一事务中多次读取同一数据结果一致。 '''特点''': * 防止脏读和不可重复读 * 仍可能发生幻读 * MySQL的InnoDB默认级别 === 4. 可串行化(Serializable) === 最高的隔离级别,完全串行执行事务,如同单线程。 '''特点''': * 防止所有并发问题 * 性能最低 * 通过锁机制实现 == 并发问题 == 不同隔离级别旨在解决以下并发问题: {| class="wikitable" |+ 隔离级别与并发问题 ! 隔离级别 !! 脏读 !! 不可重复读 !! 幻读 |- | 读未提交 || 可能 || 可能 || 可能 |- | 读已提交 || 不可能 || 可能 || 可能 |- | 可重复读 || 不可能 || 不可能 || 可能 |- | 可串行化 || 不可能 || 不可能 || 不可能 |} === 脏读(Dirty Read) === 事务A读取了事务B'''未提交'''的修改,如果事务B回滚,事务A读取的就是无效数据。 === 不可重复读(Non-repeatable Read) === 事务A多次读取同一数据,期间事务B修改了该数据并提交,导致事务A前后读取结果不一致。 === 幻读(Phantom Read) === 事务A读取符合某些条件的记录集,期间事务B插入/删除了符合条件的记录并提交,导致事务A再次读取时结果集发生变化。 == 代码示例 == 以下SQL示例展示不同隔离级别的行为差异: <syntaxhighlight lang="sql"> -- 会话1 BEGIN TRANSACTION; SET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READ UNCOMMITTED; SELECT balance FROM accounts WHERE id = 1; -- 读取未提交数据 -- 会话2 BEGIN TRANSACTION; UPDATE accounts SET balance = balance - 100 WHERE id = 1; -- 尚未提交 -- 会话1再次读取 SELECT balance FROM accounts WHERE id = 1; -- 看到未提交的修改 COMMIT; -- 会话2 ROLLBACK; -- 撤销修改,会话1读取了"脏数据" </syntaxhighlight> == 实际案例 == '''电商库存管理场景''': 1. '''问题''':两个用户同时购买最后一件商品 2. '''隔离级别选择''':需要可重复读或可串行化 3. '''解决方案''': <mermaid> sequenceDiagram participant UserA participant UserB participant DB UserA->>DB: BEGIN (Repeatable Read) DB->>UserA: 读取库存(剩余1) UserB->>DB: BEGIN (Repeatable Read) DB->>UserB: 读取库存(剩余1) UserA->>DB: 下单并减库存 DB->>UserA: 成功 UserA->>DB: COMMIT UserB->>DB: 下单并减库存 DB->>UserB: 失败(库存不足) UserB->>DB: ROLLBACK </mermaid> == 数学表达 == 隔离级别可以形式化表示为可见性规则。设<math>T_i</math>和<math>T_j</math>是两个事务: * '''读已提交''':<math>T_i</math>只能看到<math>T_j</math>已提交的写入 * '''可重复读''':<math>T_i</math>在其生命周期内对同一数据的多次读取结果一致 * '''可串行化''':存在一个串行调度等价于实际并发执行 == 选择建议 == 选择隔离级别时需权衡: * '''数据一致性'''要求越高,隔离级别应越高 * '''性能'''要求越高,隔离级别应越低 * 常见实践: ** 读密集型应用:读已提交 ** 财务系统:可重复读或可串行化 ** 报表系统:读未提交(不要求精确性时) == 总结 == 事务隔离级别是数据库并发控制的核心机制,开发者应根据应用场景选择适当的级别。理解每种级别的特性和潜在问题,有助于设计出既高效又可靠的数据库应用。 [[Category:计算机科学]] [[Category: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Category:数据库事务与并发控制]]
摘要:
请注意,所有对代码酷的贡献均被视为依照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发表(详情请见
代码酷:著作权
)。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和分发传播,请不要在此提交。
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