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代码酷
搜索
搜索
中文(中国大陆)
外观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
讨论
编辑“︁
线程同步机制
”︁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外观
移至侧栏
隐藏
您的更改会在有权核准的用户核准后向读者展示。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账号
,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Note|本条目适用于计算机科学初学者及需要复习操作系统核心概念的开发者。内容涵盖线程同步的基本原理、实现方式及典型应用场景。}} = 线程同步机制 = '''线程同步机制'''是操作系统中协调多个线程对共享资源访问的重要方法,用于防止'''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并确保数据一致性。当多个线程并发访问同一资源时,若无同步控制,可能导致数据损坏或逻辑错误。 == 核心问题 == 线程同步需解决以下三类问题: # '''互斥访问''':确保同一时刻仅一个线程访问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 # '''执行顺序控制''':线程间需按特定顺序执行(如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 '''可见性''':线程对共享变量的修改应对其他线程立即可见 == 同步原语 == 以下是主流操作系统提供的同步机制: === 1. 互斥锁(Mutex) === 最基本的同步工具,通过加锁/解锁操作实现临界区保护。 <syntaxhighlight lang="c"> #include <pthread.h> pthread_mutex_t lock =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int shared_data = 0; void* thread_func(void* arg) { pthread_mutex_lock(&lock); // 进入临界区 shared_data++; // 安全修改共享数据 printf("Thread %ld: shared_data = %d\n", (long)arg, shared_data); pthread_mutex_unlock(&lock); // 离开临界区 return NULL; } </syntaxhighlight> '''输出示例'''(两个线程并发执行): Thread 1: shared_data = 1 Thread 2: shared_data = 2 === 2. 信号量(Semaphore) === 由Dijkstra提出的计数器同步机制,支持资源计数访问: <mermaid> graph LR A[线程P] -->|wait| S[信号量S=3] B[线程Q] -->|wait| S C[线程R] -->|wait| S D[线程T] -->|wait| S S -->|允许| A S -->|允许| B S -->|允许| C S -->|阻塞| D </mermaid> '''C语言实现''': <syntaxhighlight lang="c"> #include <semaphore.h> sem_t sem; void* worker(void* arg) { sem_wait(&sem); // P操作 // 访问受限资源 sem_post(&sem); // V操作 return NULL; } </syntaxhighlight> === 3. 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 === 用于线程间事件通知,常与互斥锁配合使用: <syntaxhighlight lang="python"> import threading condition = threading.Condition() queue = [] def consumer(): with condition: while not queue: condition.wait() # 自动释放锁并等待 item = queue.pop(0) print(f"Consumed {item}") def producer(item): with condition: queue.append(item) condition.notify() # 唤醒等待线程 </syntaxhighlight> == 高级同步机制 == {| class="wikitable" ! 机制 !! 描述 !! 适用场景 |- | 读写锁 || 允许多读单写 || 读多写少场景 |- | 屏障(Barrier) || 等待所有线程到达同步点 || 并行计算 |- | 自旋锁 || 忙等待而非阻塞 || 短期等待场景 |} == 实际应用案例 == '''数据库连接池实现'''需要: # 使用互斥锁保护连接队列 # 信号量控制最大连接数 # 条件变量实现连接等待 '''典型错误示例'''(未同步导致竞态条件): <syntaxhighlight lang="java"> // 错误的多线程计数器 class UnsafeCounter { private int count = 0; public void increment() { count++; } public int get() { return count; } } </syntaxhighlight> '''修正方案''': <syntaxhighlight lang="java"> // 使用AtomicInteger解决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Integer; class SafeCounter { private AtomicInteger count = new AtomicInteger(0); public void increment() { count.incrementAndGet(); } public int get() { return count.get(); } } </syntaxhighlight> == 数学原理 == 同步机制的 correctness 可通过以下性质验证: * '''安全性'''(Safety):<math>\neg (P_1 \in CS \land P_2 \in CS)</math> * '''活性'''(Liveness):<math>\forall P_i, \diamond (P_i \in CS)</math> 其中<math>CS</math>表示临界区,<math>\diamond</math>表示"最终"时序运算符。 == 性能考量 == 同步操作可能引发: * 上下文切换开销(互斥锁) * CPU空转(自旋锁) * 线程唤醒延迟(条件变量) 优化策略包括: * 减小临界区范围 * 使用无锁数据结构 * 采用读写分离设计 {{Warning|过度同步会导致性能下降,需在正确性和效率间权衡}} == 参见 == * [[进程同步]] * [[死锁预防]] * [[内存一致性模型]] [[Category:操作系统]] [[Category:并发编程]] [[Category:计算机科学]] [[Category:面试技巧]]
摘要:
请注意,所有对代码酷的贡献均被视为依照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发表(详情请见
代码酷:著作权
)。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和分发传播,请不要在此提交。
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Mbox
(
编辑
)
模板:Note
(
编辑
)
模板:Warning
(
编辑
)
模块:Arguments
(
编辑
)
模块:Message box
(
编辑
)
模块:Message box/ambox.css
(
编辑
)
模块:Message box/configuration
(
编辑
)
模块:Yesno
(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