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代码酷
搜索
搜索
中文(中国大陆)
外观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
讨论
编辑“︁
ARM架构
”︁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外观
移至侧栏
隐藏
您的更改会在有权核准的用户核准后向读者展示。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账号
,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NoteTA |G1=IT |G2=Electronics }} '''ARM架构'''(Advanced RISC Machine)是一种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原则设计的处理器架构,由英国ARM公司(现为软银集团旗下公司)开发。该架构以其高效能、低功耗特性著称,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设备中。 == 发展历史 == ARM架构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1983-1990''':Acorn计算机公司开发出ARM1原型芯片 * '''1991''':ARM6作为首款商用处理器发布 * '''2000s''':Cortex系列推出,形成A/R/M三大产品线 * '''2011''':首款64位架构ARMv8发布 * '''2020s''':ARMv9架构引入机器学习与安全增强特性 == 技术特点 == ARM架构的核心技术特征包括: * '''RISC设计''':固定长度指令集(32位或64位) * '''负载/存储架构''':数据处理仅针对寄存器内容 * '''条件执行''':多数指令支持条件判断 * '''多级流水线''':从3级到15+级不等 * '''Thumb指令集''':提供16位压缩指令提高代码密度 === 能效公式 === ARM的能效优势可通过以下公式量化: <math> \text{能效比} = \frac{\text{性能(DMIPS)}}{\text{功耗(mW)}} \times \text{面积效率(mm}^2\text{)} </math> == 产品系列 == ARM处理器主要分为三大系列: <mermaid> pie title ARM处理器应用分布 "Cortex-A(应用处理器)" : 45 "Cortex-R(实时处理器)" : 20 "Cortex-M(微控制器)" : 35 </mermaid> === Cortex-M系列 === 专为[[微控制器]]设计,典型代表包括: * '''M0/M0+''':超低功耗入门级 * '''M3''':平衡性能与功耗 * '''M4''':带DSP和浮点单元 * '''M7''':高性能微控制器 === 开发工具 === 与51单片机开发工具对比: {| class="wikitable" |- ! 工具类型 !! ARM工具链 !! 51单片机工具链 |- | 集成开发环境 || Keil MDK、IAR Embedded Workbench || Keil μVision |- | 编译器 || ARMCC、GCC-ARM || C51 |- | 调试器 || J-Link、ST-Link || WAVE |- | 编程方式 || SWD/JTAG接口 || ISP编程 |} == 应用领域 == ARM架构的典型应用包括: * '''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应用处理器(如[[骁龙]]系列) * '''嵌入式系统''':工业控制、汽车电子 * '''物联网''':传感器节点、智能家居设备 * '''服务器''':云计算基础设施 * '''超级计算机''':如富士通[[富岳]] == 编程示例 == 以下是ARM Cortex-M的简单GPIO控制代码: <syntaxhighlight lang="c"> #include "stm32f4xx.h" int main(void) { // 启用GPIOD时钟 RCC->AHB1ENR |= RCC_AHB1ENR_GPIODEN; // 配置PD12为输出模式 GPIOD->MODER &= ~(3 << (12*2)); GPIOD->MODER |= (1 << (12*2)); while(1) { GPIOD->ODR ^= (1 << 12); // 切换LED状态 for(int i=0; i<1000000; i++); // 简单延时 } } </syntaxhighlight> == 与51单片机对比 == {| class="wikitable" |- ! 特性 !! ARM Cortex-M !! 51单片机 |- | 架构 !! RISC !! CISC |- | 位宽 !! 32/64位 !! 8位 |- | 主频 !! 数十至数百MHz !! 通常<50MHz |- | 功耗 !! 动态功耗管理 !! 固定功耗模式 |- | 开发复杂度 !! 较高 !! 较低 |} == 未来发展趋势 == * '''AI加速''':集成神经网络处理器 * '''安全增强''':TrustZone技术普及 * '''异构计算''':big.LITTLE架构扩展 * '''工艺演进''':向3nm及更先进制程发展 * '''RISC-V竞争''':开源架构带来的市场变化 == 参见 == * [[RISC-V]] - 开源RISC指令集架构 * [[x86架构]] - 主流PC处理器架构 * [[单片机]] - 单芯片微型计算机系统 * [[嵌入式Linux]] - 基于ARM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Category:计算机架构]] [[Category:微处理器]] [[Category:嵌入式系统]] [[Category:英国发明]]
摘要:
请注意,所有对代码酷的贡献均被视为依照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发表(详情请见
代码酷:著作权
)。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和分发传播,请不要在此提交。
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NoteTA
(
编辑
)
模块:Crc32lua
(
编辑
)
模块:NoteTA
(
编辑
)
模块:WikitextLC
(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