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代码酷
搜索
搜索
中文(中国大陆)
外观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
讨论
编辑“︁
Django SQL注入防护
”︁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外观
移至侧栏
隐藏
您的更改会在有权核准的用户核准后向读者展示。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账号
,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 Django SQL注入防护 = SQL注入(SQL Injection)是Web应用程序中常见的安全漏洞之一,攻击者通过构造恶意的SQL查询字符串来操纵数据库,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篡改或删除。Django作为一个高级Python Web框架,内置了多种机制来防止SQL注入攻击。本文将详细介绍Django如何防护SQL注入,并提供实际案例和代码示例。 == 什么是SQL注入? == SQL注入是指攻击者通过在用户输入中插入恶意SQL代码,从而绕过应用程序的安全检查,直接操作数据库。例如,如果应用程序直接将用户输入拼接到SQL查询中,攻击者可以输入类似<code>' OR '1'='1</code>的字符串,使得查询条件永远为真,从而获取所有数据。 === 示例 === <syntaxhighlight lang="sql"> -- 假设原始查询为: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user_input]' AND password = '[user_input]'; -- 如果攻击者输入: username: admin' -- password: anything -- 最终查询变为: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admin' --' AND password = 'anything'; </syntaxhighlight> 这里,<code>--</code>是SQL注释符号,使得后续条件被忽略,攻击者可能直接以管理员身份登录。 == Django如何防护SQL注入 == Django通过以下机制有效防止SQL注入: === 1. 使用ORM(对象关系映射) === Django的ORM会自动转义SQL参数,确保用户输入不会被解释为SQL代码。ORM生成的查询使用参数化查询(prepared statements),将输入数据与查询逻辑分离。 ==== 示例 ==== <syntaxhighlight lang="python"> # 不安全的写法(直接拼接字符串) user_input = "admin' --" query = f"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user_input}'" # 可能被注入 # Django ORM的安全写法 from django.contrib.auth.models import User user = User.objects.filter(username=user_input).first() </syntaxhighlight> Django ORM会将<code>user_input</code>作为参数传递,而不是直接拼接到SQL中。 === 2. 使用<code>execute()</code>时的参数化查询 === 如果必须使用原始SQL,Django提供了<code>raw()</code>和<code>execute()</code>方法,但仍需注意参数化。 ==== 安全示例 ==== <syntaxhighlight lang="python"> from django.db import connection # 安全写法:使用参数化查询 with connection.cursor() as cursor: cursor.execute("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s", [user_input]) </syntaxhighlight> ==== 不安全示例 ==== <syntaxhighlight lang="python"> # 不安全写法:直接拼接字符串 with connection.cursor() as cursor: cursor.execute(f"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user_input}'") </syntaxhighlight> === 3. 避免使用<code>extra()</code>和<code>raw()</code> === Django的<code>extra()</code>和<code>raw()</code>方法可能引入SQL注入风险,应尽量避免使用。如果必须使用,确保严格过滤输入。 === 4. 使用Django内置的过滤和验证 === Django的表单和模型表单提供了输入验证和清理功能,例如: <syntaxhighlight lang="python"> from django import forms class LoginForm(forms.Form): username = forms.CharField(max_length=100) password = forms.CharField(widget=forms.PasswordInput) # 视图中的使用 def login(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POST': form = LoginForm(request.POST) if form.is_valid(): username = form.cleaned_data['username'] # 已清理的数据 </syntaxhighlight> == 实际案例 == === 案例1:登录绕过 === 假设一个网站使用以下代码验证登录: <syntaxhighlight lang="python"> # 不安全的代码 username = request.POST['username'] password = request.POST['password'] query = f"SELECT * FROM auth_user WHERE username='{username}' AND password='{password}'" user = User.objects.raw(query)[0] </syntaxhighlight> 攻击者可以输入: * username: <code>admin' --</code> * password: <code>anything</code> 最终查询变为: <syntaxhighlight lang="sql"> SELECT * FROM auth_user WHERE username='admin' --' AND password='anything' </syntaxhighlight> 从而绕过密码检查。 === 案例2:数据泄露 === 如果使用以下代码搜索用户: <syntaxhighlight lang="python"> # 不安全的代码 search = request.GET['search'] users = User.objects.raw(f"SELECT * FROM auth_user WHERE username LIKE '%{search}%'") </syntaxhighlight> 攻击者可以输入: * search: <code>' UNION SELECT password FROM auth_user --</code> 最终查询变为: <syntaxhighlight lang="sql"> SELECT * FROM auth_user WHERE username LIKE '%' UNION SELECT password FROM auth_user --%' </syntaxhighlight> 从而泄露所有用户的密码。 == 如何测试SQL注入漏洞 == 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测试应用程序是否存在SQL注入漏洞: 1. 在输入框中尝试输入单引号(<code>'</code>),观察是否返回数据库错误。 2. 尝试输入<code>' OR '1'='1</code>,检查是否返回额外数据。 3. 使用工具如SQLmap自动化测试。 == 总结 == Django通过ORM和参数化查询提供了强大的SQL注入防护机制,但开发者仍需注意: * 始终使用ORM或参数化查询。 * 避免直接拼接用户输入到SQL中。 * 使用Django的表单验证清理数据。 * 定期进行安全测试。 通过遵循这些最佳实践,可以显著降低SQL注入风险。 [[Category:后端框架]] [[Category:Django]] [[Category:Django安全]]
摘要:
请注意,所有对代码酷的贡献均被视为依照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发表(详情请见
代码酷:著作权
)。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和分发传播,请不要在此提交。
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