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代码酷
搜索
搜索
中文(中国大陆)
外观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
讨论
编辑“︁
Goroutine
”︁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外观
移至侧栏
隐藏
您的更改会在有权核准的用户核准后向读者展示。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账号
,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NoteTA |G1=IT }} '''Goroutine'''是[[Go]]语言中实现并发编程的轻量级线程,由Go运行时管理。与操作系统线程相比,goroutine的创建和切换开销极小,使得开发者可以轻松创建成千上万的并发任务。 == 概述 == Goroutine具有以下核心特性: * '''轻量级''' - 初始栈大小仅2KB(可动态扩容) * '''低成本''' - 创建和调度由Go运行时管理,不直接依赖OS线程 * '''通信机制''' - 通过[[channel]]实现安全的goroutine间通信 * '''调度模型''' - 采用M:N调度模型(M个goroutine映射到N个OS线程) == 基本用法 == 使用<code>go</code>关键字即可启动goroutine: <syntaxhighlight lang="go">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time" ) func say(s string) { for i := 0; i < 3; i++ { time.Sleep(100 * time.Millisecond) fmt.Println(s) } } func main() { go say("world") // 启动goroutine say("hello") // 主goroutine } </syntaxhighlight> 输出示例: <pre>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hello world </pre> == 调度原理 == Go运行时使用'''GMP调度模型''': <mermaid> graph TD G[Goroutine队列] --> P[逻辑处理器P] P --> M[OS线程M] M --> CPU核心 </mermaid> * '''G''' (Goroutine):待执行的任务 * '''M''' (Machine):操作系统线程 * '''P''' (Processor):调度上下文,包含本地运行队列 == 同步机制 == === Channel通信 === [[channel]]是goroutine间通信的主要方式: <syntaxhighlight lang="go"> func worker(done chan bool) { fmt.Print("working...") time.Sleep(time.Second) done <- true // 发送完成信号 } func main() { done := make(chan bool) go worker(done) <-done // 阻塞等待结果 } </syntaxhighlight> === WaitGroup同步 === <code>sync.WaitGroup</code>用于等待一组goroutine完成: <syntaxhighlight lang="go"> var wg sync.WaitGroup func worker(id int) { defer wg.Done() fmt.Printf("Worker %d starting\n", id) time.Sleep(time.Second) } func main() { for i := 1; i <= 5; i++ { wg.Add(1) go worker(i) } wg.Wait() // 等待所有worker完成 } </syntaxhighlight> == 最佳实践 == 1. 避免goroutine泄漏(确保所有goroutine都能退出) 2. 使用带缓冲的channel处理生产-消费模式 3. 限制并发数量(如使用semaphore模式) 4. 优先使用<code>context</code>处理取消和超时 == 性能特点 == 对比传统线程: {| class="wikitable" ! 特性 !! Goroutine !! OS线程 |- | 创建开销 || ~2-4µs || ~1ms |- | 内存占用 || 初始2KB || 默认1-8MB |- | 切换成本 || ~200ns || ~1µs |} == 实际应用 == === Web服务器 === 处理HTTP请求的典型模式: <syntaxhighlight lang="go"> func handleRequest(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go processRequest(r) // 异步处理 w.Write([]byte("请求已接收")) } </syntaxhighlight> === 并行计算 === 使用worker池处理任务: <syntaxhighlight lang="go"> func worker(id int, jobs <-chan int, results chan<- int) { for j := range jobs { results <- j * 2 // 处理任务 } } func main() { jobs := make(chan int, 100) results := make(chan int, 100) // 启动3个worker for w := 1; w <= 3; w++ { go worker(w, jobs, results) } // 发送任务 for j := 1; j <= 9; j++ { jobs <- j } close(jobs) // 收集结果 for a := 1; a <= 9; a++ { <-results } } </syntaxhighlight> == 参见 == * [[channel (Go)]] * [[Go语言]] * [[并发编程]] [[Category:Go语言]] [[Category:并发编程]] [[Category:计算机科学]]
摘要:
请注意,所有对代码酷的贡献均被视为依照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发表(详情请见
代码酷:著作权
)。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和分发传播,请不要在此提交。
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NoteTA
(
编辑
)
模块:Crc32lua
(
编辑
)
模块:NoteTA
(
编辑
)
模块:WikitextLC
(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