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MediaWiki帮助
代码酷
搜索
搜索
中文(中国大陆)
外观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
讨论
编辑“︁
蒂姆·伯纳斯-李
”︁
页面
讨论
大陆简体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
编辑
编辑源代码
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外观
移至侧栏
隐藏
您的更改会在有权核准的用户核准后向读者展示。
警告:
您没有登录。如果您进行任何编辑,您的IP地址会公开展示。如果您
登录
或
创建账号
,您的编辑会以您的用户名署名,此外还有其他益处。
反垃圾检查。
不要
加入这个!
{{NoteTA |G1=IT |G2=Web }}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1955年6月8日-),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者,被誉为"万维网之父"。他于1989年在[[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工作时提出了万维网的构想,并开发了首个网页浏览器和服务器软件。伯纳斯-李的贡献对现代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生平与教育 == 蒂姆·伯纳斯-李出生于英国伦敦,父母都是早期计算机科学家。他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皇后学院,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在大学期间,他曾因未经授权使用计算机而被禁止使用学校的计算机设施。 == 主要贡献 == === 万维网的发明 === 1989年,伯纳斯-李在CERN工作期间提出了一个基于[[超文本]]的信息管理系统,这成为后来万维网的基础。他开发了: * 第一个网页浏览器(WorldWideWeb) * 第一个网页服务器(httpd) * 第一个网页(info.cern.ch) *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 HTML的创建 === 伯纳斯-李设计了HTML作为万维网的标记语言。最初的HTML非常简单,只包含约20个标签。以下是早期HTML的一个示例: <syntaxhighlight lang="html"> <html> <head> <title>第一个网页</title> </head> <body> <h1>欢迎来到万维网</h1> <p>这是一个超文本文档的示例。</p> <a href="another_page.html">点击这里</a>访问另一个页面。 </body> </html> </syntaxhighlight> == 后续工作 == 1994年,伯纳斯-李创立了[[万维网联盟]](W3C),这是一个制定网络标准的国际组织。他一直致力于推动网络的开放性和可访问性。 == 荣誉与奖项 == * 2004年: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为爵士 * 2016年:获得图灵奖(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 2017年:获得ACM奖 == 理念与观点 == 伯纳斯-李一直倡导网络的开放性和中立性。他提出了"网络中立性"的概念,并反对网络审查和商业公司对网络的过度控制。 == 参见 == * [[HTML]] * [[HTTP]] * [[万维网]] * [[万维网联盟]] * [[超文本]]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计算机科学家]] [[Category:万维网]] [[Category:英国科学家]] [[Category:1955年出生]]
摘要:
请注意,所有对代码酷的贡献均被视为依照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发表(详情请见
代码酷:著作权
)。如果您不希望您的文字作品被随意编辑和分发传播,请不要在此提交。
您同时也向我们承诺,您提交的内容为您自己所创作,或是复制自公共领域或类似自由来源。
未经许可,请勿提交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取消
编辑帮助
(在新窗口中打开)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Main other
(
编辑
)
模板:NoteTA
(
编辑
)
模板:Reflist
(
编辑
)
模板:Reflist/styles.css
(
编辑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编辑
)
模块:Crc32lua
(
编辑
)
模块:NoteTA
(
编辑
)
模块:WikitextLC
(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