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蒂姆·伯纳斯-李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1955年6月8日-),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者,被誉为"万维网之父"。他于1989年在CERN(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工作时提出了万维网的构想,并开发了首个网页浏览器和服务器软件。伯纳斯-李的贡献对现代互联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生平与教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蒂姆·伯纳斯-李出生于英国伦敦,父母都是早期计算机科学家。他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皇后学院,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在大学期间,他曾因未经授权使用计算机而被禁止使用学校的计算机设施。

主要贡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万维网的发明[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89年,伯纳斯-李在CERN工作期间提出了一个基于超文本的信息管理系统,这成为后来万维网的基础。他开发了:

  • 第一个网页浏览器(WorldWideWeb)
  • 第一个网页服务器(httpd)
  • 第一个网页(info.cern.ch)
  •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HTML的创建[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伯纳斯-李设计了HTML作为万维网的标记语言。最初的HTML非常简单,只包含约20个标签。以下是早期HTML的一个示例:

<html>
<head>
<title>第一个网页</title>
</head>
<body>
<h1>欢迎来到万维网</h1>
<p>这是一个超文本文档的示例。</p>
<a href="another_page.html">点击这里</a>访问另一个页面。
</body>
</html>

后续工作[编辑 | 编辑源代码]

1994年,伯纳斯-李创立了万维网联盟(W3C),这是一个制定网络标准的国际组织。他一直致力于推动网络的开放性和可访问性。

荣誉与奖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 2004年: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封为爵士
  • 2016年:获得图灵奖(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
  • 2017年:获得ACM奖

理念与观点[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伯纳斯-李一直倡导网络的开放性和中立性。他提出了"网络中立性"的概念,并反对网络审查和商业公司对网络的过度控制。

参见[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参考资料[编辑 | 编辑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