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网
外观
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WWW或Web)是一个由互相链接的超文本文档组成的系统,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它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由蒂姆·伯纳斯-李于1989年发明。
概述[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万维网基于三个核心技术构建:
万维网不同于互联网本身,它是运行在互联网之上的一个应用层服务。互联网提供了底层网络连接,而万维网则是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信息共享系统。
历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万维网的发展历程包括以下重要里程碑:
- 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在CERN提出万维网构想
- 1990年:第一个网页浏览器和服务器软件问世
- 1991年:万维网向公众开放
- 1993年:CERN宣布万维网技术对所有人免费开放
- 1994年:W3C(万维网联盟)成立,负责制定Web标准
核心技术[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万维网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
HTTP协议[编辑 | 编辑源代码]
HTTP是万维网的基础通信协议。一个典型的HTTP请求如下:
GET /index.html HTTP/1.1
Host: www.example.com
对应的服务器响应可能如下:
HTTP/1.1 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Content-Length: 1234
<!DOCTYPE html>
<html>
...
</html>
HTML文档[编辑 | 编辑源代码]
HTML是万维网的主要文档格式。一个简单HTML文档示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示例页面</title>
</head>
<body>
<h1>欢迎来到万维网</h1>
<p>这是一个简单的HTML页面。</p>
</body>
</html>
现代发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随着技术进步,万维网已经发展出许多新特性:
影响[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万维网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 改变了信息获取和传播方式
- 促进了电子商务发展
- 创造了新的社交互动模式
- 推动了全球信息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