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CSS

来自代码酷

CSS[编辑 | 编辑源代码]

CSS(级联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是一种用于描述HTML或XML(包括SVG,MathML等派生语言)文档样式的样式表语言。[1] CSS是Web开发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为网页添加样式,包括字体,颜色,间距,对齐和布局等。

历史[编辑 | 编辑源代码]

CSS由荷兰计算机科学家哈肯·利(Håkon Wium Lie)在1994年首次提出,最初的目标是解决HTML在视觉表现方面的局限性。CSS1的最初草案于1996年12月公布,随后在1998年5月,CSS2成为W3C推荐标准。此后,CSS3开始作为一系列模块进行开发和发布,使得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和灵活。

语法[编辑 | 编辑源代码]

CSS规则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选择器,以及一组被大括号包围的声明。每个声明包括一个属性和一个值,用冒号分隔。

/* CSS 注释 */
/* 选择器 {
  属性: 值;
} */

body {
  background-color: #f0f0f0;
  color: #333;
}

上述代码中,选择器是`body`,表示这些样式会应用到网页中所有`<body>`元素。声明是`background-color: #f0f0f0;`和`color: #333;`,分别设置背景颜色和文字颜色。

选择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CSS提供多种选择器,可以根据元素名,类名,ID,属性,属性值等选择元素。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选择器:

  • 元素选择器:选择HTML元素。例如,`p`选择器会选择所有`

    `元素。

  • 类选择器:以`.`开始,选择具有特定类的元素。例如,`.intro`选择器会选择所有具有`intro`类的元素。
  • ID选择器:以`#`开始,选择具有特定ID的元素。例如,`#firstname`选择器会选择ID为`firstname`的元素。
/* 元素选择器 */
p {
  color: red;
}

/* 类选择器 */
.intro {
  font-size: 20px;
}

/* ID选择器 */
#firstname {
  border: 1px solid black;
}

CSS盒模型[编辑 | 编辑源代码]

在CSS中,所有HTML元素都可以看作盒子。CSS盒模型是对HTML元素的描述,包括内容(content),填充(padding),边界(border)和外边距(margin)。这是CSS布局的基础。

graph LR A[Content] --> B[Padding] B --> C[Border] C --> D[Margin]

实际应用[编辑 | 编辑源代码]

使用CSS,开发者可以大幅度改变网页的外观和感觉。例如,下面的代码将改变所有段落的字体颜色,背景颜色,字体大小和文本对齐方式:

p {
  color: white;
  background-color: #333;
  font-size: 18px;
  text-align: center;
}

这将使所有的段落文本颜色变为白色,背景颜色变为深灰色,字体大小为18像素,且文本居中对齐。

参考文献[编辑 | 编辑源代码]